在2025年3月25日,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其他12个部门发布了《中国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》,旨在促进青少年足球的健康发展与高质量增长。在这份文件的推动下,形式多样的校园足球活动在祖国各地蓬勃兴起。例如,2025年贵州黔东南州榕江县的“村超”赛事不仅火爆出圈,还极大地推动了全县城乡的文化、教育、体育事业的发展。在该县,60多所中小学全年共开展了1489个班次的2359场次校园足球比赛。榕江县还借鉴“村超”的经验,推出了“班超”足球赛,吸引更多孩子投身足球运动。
在贵州省榕江县古州镇第六小学,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在“班超”足球赛中的激烈拼抢。而在古州镇第二小学,2025年春季学期的班级足球超级联赛开幕式上,班级代表队们纷纷入场。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,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。

天津市河西区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,自2025年起在中小学建立了“杯赛+联赛”的校园足球进阶赛事模式,为学生提供了校际交流的机会,提升了校园足球的整体水平。在土城小学举办的“哪吒杯”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中,我们看到球员们积极拼搏,展现出了良好的竞技状态。
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地处西部边陲,这里拥有深厚的足球历史和浓厚的足球氛围。目前,克州共有377个足球场地,其中校园足球场172个,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7所。
在西藏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,“珠峰雪鹰”女子足球队由一群平均年龄仅17岁的藏族女学生组成,她们虽然此前没有足球运动基础,但凭借对足球的热爱,在各类校园足球比赛中崭露头角,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支持。
武汉市江汉区万松园路小学拥有60年的足球历史,学校共有8支校级足球队和一支女足队伍。每天放学后,都有200多名学生积极参与足球训练。学校举办的“万松园路小学超级联赛”已经辐射到全市7个区的62支队伍。

总的来说,各地校园足球的蓬勃发展不仅加强了青少年足球的普及,扩大了足球人口,还繁荣了青少年足球文化,为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。在2025年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中,大连市第八中学队最终夺得高中男子组冠军,这是对青少年足球发展成果的最好证明。